6/28-7/26每週二下午13:30-16:30,我將在 璞成全人發展中心開設「情緒探源講堂」,六到八人小小班,在課程中,我將帶領大家好好了解自己的情緒來源:
是什麼設定了我們情緒的反應?同樣的一件事情,卻能在不同人之間,引發不同的觀感。
我們由於各自人生經歷、文化背景、生活環境、心理個性、行為需求的差異,以及所處的情境狀態不同,形成各自獨特的情緒的意義和行為結構,也就是初始的情緒反應設定。而我們現在對環境和關係的反應,常常是由情緒的歷史打造出來的 → 也就是過去的記憶。
對傷痛往事的回憶,也形成了我們獨特的情緒按鈕。每個人的情緒按鈕都不一樣,它會隨著出身背景和個性而有所不同。我們如何經驗這些情緒按鈕,除了童年時的際遇,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解釋這些際遇。
世上有各式各樣的情緒按鈕,但也有許多“人”共同的情緒按鈕,如:憤怒的聲音、被拋棄的經驗及羞恥感。
有時候我們會運用一些防衛機轉來逃避經驗情緒,包括否認、忽略、壓抑、誇大、轉移對象、批評自己或他人、或合理化。我們會因為過往經驗未處理的情緒,即使發生在當下的是件小事,事件中與過往相似的因素,卻召喚了過往那些沒有被處理或理解的情緒,使得面對當下的事件,不論大小,我們的痛苦都是這麼的巨大。
事實上,情緒需要被承認,否則的話,它們會成為過去的幽魂,永遠纏著我們不放。如何聰明的運用情緒是我們所要學習的–讓自己的情緒有一席之地,將其放在適當的位置。
認識自己情緒,找出根源,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,並建立情緒界線,承擔自己的責任,也不再無謂揹負他人的生命。讓情緒成為自己的好幫手,而不是阻力與困擾!
邀請大家一起來做自己情緒的主人~~
--------------
課程資訊與報名連結:
http://puchencenter.com/new-courses/product/172-workshop_20160628.html
如有任何問題,請洽璞成全人發展中心~~